游戏设计

根本停不下来

1U5J4LLBHU90_1820110h91mg4a3hoz2a32_500

前段时间火爆了的Flappy Bird让我陷入了深思,这游戏真的那么好玩吗?

作为一个游戏开发者,搞不清楚这件事,真的会睡不好觉。这游戏无论是从设计层面,技术层面,还是美术层面,都没有难度可言。从玩游戏的动力上讲,它既不能提供视听享受,又无剧情,也不益智,仅有的一点玩家之间的分数对比,也不会因此带来多强烈的成就感。相反,它带来的挫败感要远远大于成就感。那究竟是什么让玩家越挫越勇呢?百思不得其解。

直到前几天我在朋友圈发了几条我的做梦记录。看了朋友们的反馈,让我突发奇想,人的潜意识对人的感受有着很重要的作用,能不能在心理学范畴找到答案呢?

想不明白是因为我把结论圈定在了意识层面。在潜意识层面,有一个词让我豁然开朗:情绪化粘度。

人的情绪是由潜意识控制的,这种控制的特点是:强烈、迅速、非理性。小时候,被长辈教训闪个耳光,马上就会有愤怒的情绪,然后是委屈、仇恨等等等等。尽管理智告诉我们,是我们错了。但是理智需要一个思考的过程,往往来得很慢,而且压制情绪的力度往往不够。这样就会出现反抗、恸哭等非理智行为。意识不仅不一定能驯服潜意识这头野兽,有的时候还会被潜意识“带到沟里去”。

原因是,一旦我们对某个事物有了强烈的情绪,就会不自然的把注意力放到上面,也就是意识会不自觉的跟进。这个很容易理解。当你很饿的时候,对面桌上根鸡腿,即使你手里捧着的是平时最爱看的小黄书,脑子里面时不时的会泛起鸡腿的味道,而不是书里的美腿。回到游戏上,当你玩Flappy Bird时如果有了情绪,比如“真可惜!就差一点点”。这时你的注意力会被吸引到游戏上。有了注意力,再次失败的时候,“惋惜”的情绪会加重,这样就会吸引更多的注意力。。。周而复始,一旦陷入这个循环,你的意识就被潜意识反控制了。越玩越情绪化,越情绪化越想玩。。。

有了这个理论,我们就可以解释很多问题:

你往往无法从赌桌上说服一个输钱的赌徒回家,越输就越情绪化,情绪化就会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赌桌上,忘掉时间,忘掉口袋里的钱,忘掉孩子的奶粉,忘掉老婆的眼泪,理智被一点点侵蚀掉,直到穷家当产。。。

有时候打dota累了,就对自己讲:赢一把就不玩了。如果结果输了,就会很不服气,决定再来一把,结果又输了。。。这个时候情绪化就会很严重,就会忘掉自己已经很需要休息,忘掉明天有重要的事要做。如果运气不好,可能会打到天亮。。。

还是打dota,当你打得非常不顺,不断被人gank时,老婆突然叫你吃饭,这时不仅不会感激老婆,反而会产生强烈的愤怒。而这种愤怒在理智上来讲是丝毫没有理由的。而是在情绪化粘度的循环里积攒起来的负能量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无名火。

仔细体会一下,在你玩一些简单游戏时的感受。是不是受到这种情绪化粘度的影响?

你是不是为小鸟不小心撞到柱子上而惋惜?为好不容易破了记录而欢呼雀跃?

你是不是在《全民飞机大战》中,就差一点不能超越一个好友而越挫越勇?

你是不是在《节奏大师》里,为了All Combo 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同一首歌?

三条命的《魂斗罗》,永远救不了公主的《超级玛丽》,永远落不完的《俄罗斯方块》,所有让你“根本停不下来”的好游戏,抓住的都是你的潜意识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