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谓高级人才有两种,一种是从条件较差的底层摸爬滚打起来的,这类人才有着明显的共性。那就是强悍。无视环境,无视地形。甩开膀子能干活,手拈须髯能决策。上得了厅堂,斗得过流氓,适应能力极强。还有一种是生来高端,一直高端,虽然也是从基层锻炼起,但是这个“基层”的起点本来就很高。加之特殊的能力和关系,爬升的很快,然后就可以韩信将兵多多益善,挥斥方遒决胜千里。这种人才对优势资源的整合能力比较强,善于领导精兵强将打漂亮仗,还有总结的方法论也显的比较高端。
前一种比较常见于穷山恶水爬出来的公务员,小公司里混出来的团队头目,劣迹斑斑的山寨首领。他们的履历不见得有多光鲜,但是人生经验丰富,意志坚强。他们手下的团队会有较强的执行力,流程注重简洁实用。这种人才比较适合用来领导大家走出困境。后一种比较常见于被重点培养的领导干部,毕业就一直混迹于大公司的各类经理,各种海归、985、MBA。他们往往比较擅长总结方法论,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取人类社会长时间来积攒的经验教训。志向远大,眼光独到,注重流程。简历随便一摆就明晃晃让人眼晕。这类人才比较适合管理已经走上正轨的业务。
另外两者往往都有自己的局限性,就像歌手,前者音域比较广,能高能低,但是不可能唱的太高。后者天生高音,但是让他唱低音会很痛苦。
从这个方面来讲,在不同的时期应该选择不同类型的人才,在底子比较薄,环境不太成熟的情况下,如果启用后一类的高端人才,可能就比较危险。前一种人对劣势资源的整合及转化能力,在这个时候却显得尤为可贵。没有枪没有炮,我们现造!如果条件比较好,有钱有粮,兵精将强,可以考虑使用那些习惯驾驭优势的人。我们可以看看汉武帝启用高级将领的路子:与匈奴的战争初期,像骑奴出身的卫青、能跟士兵同甘共苦的李广,这些人的素质显得尤为可贵。当国力积攒到一定程度,能够每人配三匹战马,跨沙漠作战的时候,像霍去病这样的锐气将领就能把仗打的更漂亮。
作为人才本身,也应该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,或改进,或选择自己适合的位置,或善用幕僚弥补自己的不足。
哎,啥时候咱也能成个高级人才?梦里吧!
高级人才的技能之一就是:审时事而度之。
江山自有新人出,天生我材必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