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晚干了一件很蠢的事,老家来了几个亲戚旅游,住在大栅栏那边。下班之后带他们去吃饭,在选择饭馆的时候范二了。我想当然的认为,他们出来旅游就应该吃点北京特色的地方,就带他们去了爆肚冯(很有名,上过几次电视节目)。根据地图的导航,我们准确的找到了那个位置,但是一坐下就傻眼了。房子又破又脏,卫生极差,那股浓烈的清真味道显然也不合亲戚们的口味,因此我们吃的并不开心。爆肚冯也成了我们心里一段不美好的记忆。
作为选择饭馆的决策者,要反思。一件蠢事的成因有很多,选择的错误;未能及早的发现问题改变策略等等。但是,我想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没有抓住用户的需求,想当然的做决策。我们一起吃饭的亲戚有8位,4位40几岁的中年人,2位老人。他们在吃这方面早就有了成熟的评判标准,而且都是一个地方的,我也应该大体判断出他们爱吃的口味。但是当时我并没有把他们的需求分析透彻,反而加入我自己很多观念,比如我总是喜欢去尝试没吃过东西,不管好吃不好吃,因为我更喜欢那种新鲜感。显然,这种饮食观点没有被用户接受。错误的决策代价往往也是巨大的,即使付了帐也没有减轻内心的自责。出了店门往回走的时候,有位亲戚说了句:“这不有很多饭馆吗?”。
除了没有迎合用户的需求外,还有一点没有做好,就是没有及时的改变策略扭转局面。从我们看到那所破房子,到我们坐下点菜,其实有充足的时间改变决策,换家饭馆。但是这个时间段我并没有去询问用户的感受,而是被好奇心带进了死胡同。我当时的想法是看到饭馆的生意不错,我倒想看看是什么吸引了这些食客,或许这里的饭真的很好吃。对产品策略的调整并不一定要等到产品做出来后,其实有的反馈在设计过程中,甚至是方案提出前就应该尽量听取建议和反馈。
最后一件没做好的事情就是:当决策者的观念不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时,如果你坚持是的想法是对的,那就应该设法营造“现实扭曲力场”来引导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审美情趣。以昨晚的场景来说,大家吃不惯,我应该用他们能够接受的语言,为大家讲解爆肚冯的优点,像营养,历史,传统之类的东西。至少让用户能感到这是件有意思的东西,尽管不好吃。在这一点上我也没有做好功课。
很多时候我们的产品做不好,就抱怨PM不给力,提不出专业、可靠、新颖的需求。其实,把握用户需求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1)需求提出者有着丰富的阅历和人性深入的理解,去迎合用户的真正需求。
2)对产品在用户中的真实反映有敏锐的洞察力,在产品方向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发现,及时修改。
3)对自己坚持的事情理解深入并善于表达,做到“循循然善诱人“,让用户感觉”博我以文,约我以礼,欲罢不能”。
最后,表达一下对传统美食的不满。这是我第二次对名吃感到失望。第一次是沈阳的“李连贵熏肉大饼”,第二次就是北京的“爆肚冯”。并不是因为味觉,而是因为他们把更多的尊重献给了传统,忽视了客人。
3 thoughts on “把握用户需求”
发表评论
要发表评论,您必须先登录。
CMMI 2级 REQM流程:业务需求及用户需求在拟定完毕后,皆需要请全部Stake Holder(包括用户、项目组、EPG、PPQAG)进行评审。过或不过应由Review会上拍板。一流的软件工程过程往往在流程上解决了潜在的风险,关键是我们怎么理解,怎么贯彻实施。
流程确实很重要,但是没觉得那些彻底贯彻了这些CMMI的流程的大公司做出啥很好满足用户体验的东西。人心所向,大公司的孩子们很难接触到客户,而且有权利拍板的人更关心的是业绩(这与客户满意度天差地别)
CMMI 2级 REQM流程:业务需求及用户需求在拟定完毕后,皆需要请全部Stake Holder(包括用户、项目组、EPG、PPQAG)进行评审。过或不过应由Review会上拍板。一流的软件工程过程往往在流程上解决了潜在的风险,关键是我们怎么理解,怎么贯彻实施。